以前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你的狗多大了?科学家想出了新配方
你知道你的狗多大了? 将其年龄转换为人类年龄。 你能计算一下吗?
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 只需将狗的年龄乘以 7 即可得出人类的年龄。 另外,朋友还告诉我,狗到1岁的时候长得更快。 应该按照人类17岁来计算,从2岁开始只算7倍。
这个理论如此流行,大家普遍接受,却没有人思考过:这个计算合理吗? 显然,这对于我们普通人凑合计算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科学家却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Trey Ideker指出:“想想看,一只只有9个月大的狗就可以生出小狗。从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出,1:7的比例它“确实,按照1:7的比例,一只9个月大的狗只相当于人的7年寿命。 如何才能复制它? 此外,我们还听说过很多狗的寿命达到20年甚至更长,但谁听说过人类寿命达到140年或150年呢?
从生物发育的角度来看,简单的1:7的比例是不合理的。 这是因为狗和人类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发育速度不同。 研究表明,与人类相比,狗进入成熟的速度更快; 但到了老年,狗的身体变化会更加缓慢。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线性关系来计算狗的年龄。 如果换算成人体的话,他们的身体发育速度应该是一条曲线。 例如,科学家在分析狗的身体机能时发现,2岁的狗与人40岁的年龄相仿,而4岁的狗则与人的年龄相近。一个50岁的人类。
那么,科学家想出了什么公式来计算狗的年龄呢?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师蒂娜·王(Tina Wang)在与她的宠物狗贝利互动和观察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因此,她想出了一个新的、更准确的公式来计算狗的年龄,并将结果发表在《细胞系统》杂志上。
(图片说明:作者俏皮地用汤姆·汉克斯来代表人类不同年龄段)
新的公式其实并不难计算。 只要计算出狗的实际年龄的自然对数,乘以16,最后加上31,就可以得到换算成人类年龄的最终结果。 可能我说的比较复杂,但是用数学表达式比较简单。
公式看起来很简单,计算起来也不麻烦。 但问题是,这个公式她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王说,她的配方来自最新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 所谓表观遗传学是指,人的基因虽然一生中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但会通过甲基化(DNA甲基化)、基因沉默等过程实现不同的表达。
我们知道,基因之所以能够维持生物体的遗传特性,是因为它能够指导生物体合成不同的蛋白质、RNA等物质。 这个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简单来说,如果把一个生物体比作一部手机,那么基因就相当于它的系统,而不同形式的APP就是蛋白质,是蛋白质引导的产物。 如果手机的“基因”是苹果系统,那么安装安卓APP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款手机可以操作模拟其他系统,安装其他系统的APP。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甲基化; 它还可以禁用本系统中的某些APP,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基因沉默。
表观遗传现象有很多,但王在计算狗的年龄时,主要参考甲基化程度。 甲基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有机基团(不同于氢氧化物)。 甲基化,简单来说,就是在DNA的特定部分添加甲基。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甲基化过程与生物体的寿命密切相关。 爱丁堡大学的一个科学团队曾对大约5000名老年受试者进行实验和甲基化测试。 结果显示,对于年长五岁以上的老年人,甲基化预测年龄比实际年龄高出 21%。
王团队指出,他们根据DNA中的甲基推导出上述公式。 艾德克尔打比方说道。 这相当于根据一个人脸上的皱纹来估计他的年龄。 根据这个公式,一只 9 个月大的狗相当于人类的 26.4 岁。 这个年龄段生小狗是比较合理的。 当然,这个方法可能并不完美,但显然比简单的7倍关系准确得多。
研究人员表示:为了验证这个公式,他们对100多只拉布拉多犬血液中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分析了其中的甲基基团。 虽然他们还没有对其他品种的狗进行相同的测试,但他们相信该公式可以准确地描述狗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因此,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字本身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转换后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狗狗处于什么样的身体状况。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狗狗的真实年龄,它还可以更好地了解狗的生长和衰老。 同时,随着人类对宠物狗越来越重视,这种年龄计算方法也会更有帮助。 当主人意识到自己的宠物狗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年轻时,可能会以另一种合理的方式对待它。 当它生病时,你的兽医也可以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
当然,正如我们所说,这个公式可能并不完全准确。 我们还需要对狗的生长周期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公式。 但现在,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观点,看看我们的狗属于哪个年龄段。
(图片说明:用最新公式计算你家狗狗的年龄)
那么,你的狗多大了? 让我们算一下。
爱宠乐园以上所有的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友上传,与爱宠乐园(www.gxwnet.cn)无关;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审核后将会在24小时内作删除处理,谢谢合作!
本文链接:http://www.gxwnet.cn/articles/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