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归野外有助于大熊猫种群恢复活力
大熊猫国家公园风景优美。 图为栗子坪地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研究人员对大熊猫幼崽进行健康检查。何胜山 摄
大熊猫“秦鑫”放归野外 何海洋 摄
大熊猫妈妈教幼崽爬树。薛玉斌 摄
研究人员利用无线电设备跟踪监测大熊猫的活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供图
我们从四川都江堰市区驾车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西行驶。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熊猫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 这里气候凉爽、多雨、湿润,处于大熊猫的自然生活环境中。 非常适合大熊猫的野外训练和圈养繁殖。
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是大熊猫中心首创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分为放归训练、放归和监测三个阶段。 多年来,几代科研人员付出大量努力,建立了完整的大熊猫野生训练和放归监测技术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什么要把大熊猫放归野外? 这对于大熊猫种群的保护有何意义? 从圈养到放归,大熊猫需要接受哪些“训练课程”? 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放归野外是恢复和重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重要手段
山林苍翠,溪水潺潺。 核桃坪基地的野化训练区内,除了工作人员上下山行走的一条小路外,几乎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原生态得以保留。 为了不打扰安静,记者将手机调成静音,悄悄走进去。
茂密的丛林中,大熊猫“博斯”和它的幼崽正在熟睡。 不远处,穿着“熊猫装”的饲养员正在利用这段时间清理围栏,补充新鲜竹子。
“为了掩盖人类的气味,‘熊猫套装’上喷洒了熊猫粪便和尿液的提取物。” 核桃坪基地野外研究动物管理部部长何胜山告诉记者,与圈养大熊猫亲近、依赖饲养员不同,接受野化训练的饲养员必须时刻保持“隐身”状态。
放归野外是恢复和重建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大熊猫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成效显着。 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数量已从1970年代、1980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分布于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等六大山系。 。
然而,自然地理屏障将这些野生大熊猫隔离在六大山地系统中,而人类活动又将这六大栖息地种群划分为彼此无法互动的小局部种群。 “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孤立种群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换,降低了当地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加速了濒危小种群的消失。”核桃坪基地主任吴代福说。
为了拯救一个物种,必须保护该物种内部的完整性、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 “目前,我国保护大熊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吴大夫说,两种方式的衔接点是,将圈养的大熊猫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 让小型濒危种群回归野外,从而提高其遗传多样性,降低灭绝风险,恢复野生大熊猫种群。
交配难、受孕难、育幼难等全球性繁育难题得到克服,大熊猫人工繁育取得丰硕成果,圈养大熊猫种群实现自我维持。 2003年,大熊猫中心启动了圈养大熊猫的训练和放归工作。
2006年4月,雄性亚成年大熊猫“香香”经过独立野化训练后放归野外。 然而不到一年后,工人们在雪地里发现了它的尸体。 经分析判断,“香香”在与野生大熊猫争夺地盘和食物时,从高处坠落,受重伤身亡。
熊猫中心总结了“香香”野化失败的案例,认为或许是缺乏合适的学习对象,导致“香香”在野外生存能力不足; 也许释放区人口已经饱和,“香香”缺乏足够的生存空间; 野外的成年雄性大熊猫为了领地和交配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香香可能是战斗经验不足,无力反抗。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2010年,随着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熊猫中心启动了第二期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项目,并首次提出了“母兽养幼崽”的新野化训练方式。
帮助大熊猫幼崽从出生起学习野外生存技能
“凌晨1点16分,幼崽开始尖叫,母亲侧身趴着保护幼崽。” “凌晨4点53分,母亲正在睡觉并保护她的幼崽。” “上午8时00分,妈妈早上吃了9根竹子,喝了两次水,幼崽尖叫起来,声音很大,排便一次后也没有发现异常。”……核桃坪基地,饲养员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了大熊猫慧慧和刚出生的幼崽的日常活动。
目前,核桃坪基地有4只大熊猫幼仔正处于第一阶段野外训练:1岁多的知春仔、波丝仔,以及两只刚出生的幼仔。 “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各个器官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我们要时刻关注它们,全天候进行视频监控,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饲养员张大雷说。
根据大熊猫的生长和行为发展特点,野化训练分为两个阶段。 从出生到1岁左右,在约2000平方米的小训练圈内,幼崽吃母乳; 从1岁左右到放归目前,在20万至30万平方米的大训练圈中,幼崽们逐渐学会独立吃竹子。 大型训练圈地处大熊猫野生栖息环境,这里树木高大,竹林茂密,地形复杂,处于完全自然的状态。
大熊猫中心在长期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母养幼崽”培训。 “从出生起,幼崽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逐渐学习觅食、寻找水源、躲避自然界天敌等生存技能。以前,饲养员几天时间就不可能教会大熊猫爬树。现在熊猫妈妈用嘴爬树,只要把宝宝推到树上,熊猫宝宝两次就能学会爬树。” 何胜山表示,大熊猫要完成一系列训练并接受专家评估后才能放归野外,大熊猫正处于断奶后和成体前阶段,作为亚成体,更容易融入。野生大熊猫种群。”
雌性动物的选择很有讲究。 “母动物最好是有野生生活经验的多胎大熊猫,或者是具有较强育幼能力的个体。” 何胜山表示,同时要保持母动物的身体健康,还要考虑年龄、遗传背景等因素。
为了避免大熊猫幼崽出现“印记行为”,必须将人类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 “每次给雌性大熊猫喂食时,饲养员都会穿上‘熊猫服’,防止幼崽对人类产生依赖。” 张大雷表示,应该让大熊猫一感觉到人类就避开人类,而不是主动接近人类。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顺利返回丛林。
除了喂食、清洁圈舍外,饲养员还负责观察和记录大熊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表现,比如第一次行走、第一次攀爬、第一次吃竹子的时间等。从2012年开始,张大雷饲养了7只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 “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只要它们回归野外,健康生活,我就有成就感。”
常年陪伴大熊猫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也蕴藏着很少有人知道的风险和挑战。
夏季,山里经常发生泥石流,野外训练圈时常受到考验。 “2019年8月20日发生的泥石流,距离我们休息的小屋不到100米,当时的情况非常惊险。” 何胜山至今心有余悸。 在野外遇到野生动物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山里经常会遇到野猪、蛇等,只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一次次避免危险。”何胜山说。 现在,他和同事们总是提前做好防范预案,上山前带足物资,随身携带卫星电话,保证通讯畅通。
科研人员魏华在野外训练大熊猫时险些丧命。 2016年12月,在天台山训练的幼崽“八喜”已接近放生年龄,但连续两天没有发现“八喜”的踪迹。 魏华和同事们非常担心,进入训练圈寻找,却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想到被急于保护幼崽的大熊猫妈妈“细妹”袭击并受重伤。 即便如此,魏华仍然相信:“‘细眉’咬我,说明它是野性的、母性的,这正是我们将大熊猫放归野外所追求的目标。”
有序开展大熊猫放归,提高小种群遗传多样性
大熊猫野化训练后放归的栖息地如何确定?
大熊猫中心调查监测部高级工程师谢浩表示,科研人员将综合考虑适宜栖息地的质量和面积、主食竹的生物量、放归的遗传背景等多种因素。确定大熊猫的放生地点。 2018年,经过野外训练和科学评估,大熊猫“秦鑫”和“小核桃”被放归位于岷山山脉的都江堰市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何监测大熊猫放归后的生存状况?
谢浩表示,大熊猫放归时,会给它们戴上可追踪监控的电子项圈,通过卫星信号追踪它们的活动轨迹、健康状况等信息。 “不过,大约一年半后,项圈就会脱落。” ,长期跟踪监测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红外摄像头、粪便采样等手段收集更多数据。”
“无论大熊猫在哪里,我们都会跟随它们。” 谢浩说,监测队员在深山老林中寻找大熊猫粪便,记录相关详细信息,并通过提取DNA分析大熊猫的性别、年龄、种群、亲缘关系。 等待。 “在山里、山谷里,我们常常要走半个多月,晚上赶到哪儿就休息哪儿。有时粮食供应跟不上,就只能挨饿了。”
2021年11月,都江堰市国有林场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时通过红外摄像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图像,疑似2018年放归的大熊猫。专家组前往现场检查并采集粪便样本进一步测试。 通过对其提取的DNA,确定这只5岁以上的雌性大熊猫就是2018年放归的大熊猫“小核桃”。
熊猫中心野外生态研究室副主任张明春看到“小核桃”的形象时非常兴奋。 “这只大熊猫身体圆润,精神状态正常,在野外生活得很好。当DNA鉴定结果证实它确实是‘小核桃’时,野化训练组非常兴奋。由此可见, “小核桃”两年多的野化训练很成功,希望它能在野外茁壮成长,也希望它能找到合适的丈夫,繁衍后代,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截至目前,熊猫中心已放归11只圈养大熊猫,其中9只成活。 其中7只成功融入濒临灭绝的小相岭野生种群,2只成功融入岷山野生种群。 此次放归的大熊猫中,有1只雄性、4只雌性,共5只,年龄均在6岁以上,正处于繁殖的黄金期。 “只有将大熊猫放归野外繁育后代,才能达到扩大野生种群数量的目的。但要找到放归大熊猫有后代的明确证据,需要耐心和时间。”吴大富说。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国家公园天空、空中、地面一体化监测系统。 “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大熊猫放归地区增设摄像头、红外摄像机等监控设备,提高大空间监控能力。” 熊猫中心调查监测部主任杨健说。 同时,加强项圈的研发。 努力提高电池寿命,提高定位精度,实现录音实时传输,了解大熊猫的野外活动等野外生存信息。
“我们将通过对种群的动态监测来评估遗传贡献。” 杨健表示,通过“猫脸识别”、DNA个体识别等技术,将从大熊猫亲缘关系、年龄结构和遗传水平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测,并建立区域种群规模、结构和地理区域。分布数据库来验证被释放的个体是否正在繁殖后代。
吴代富表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我们将从遗传多样性、种群动态、群落特征、人为干扰等方面分析限制当地濒危小种群恢复的因素,科学制定方案,并进行大熊猫有序放归。 返回并改善微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同时,通过生态廊道的放归,增强了种群间的遗传连通性,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复兴提供了关键支撑。
目前,大熊猫野化训练梯队已经建立。 今后每年都会有合格的大熊猫个体放归野外,努力盘活小熊猫种群。 “我们将加快大熊猫训练、放流、监测等关键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力争每年放归3至6只大熊猫。加大对濒危野生大熊猫小种群的保护力度。”通过引种,逐步建立野生大熊猫遗传种质资源库,实现圈养种群与野生种群之间的双向遗传交流。”吴代富说。 (记者寇江泽、董思宇)
《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2日第15页)
爱宠乐园以上所有的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友上传,与爱宠乐园(www.gxwnet.cn)无关;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管理员,审核后将会在24小时内作删除处理,谢谢合作!
本文链接:http://www.gxwnet.cn/arcitles/5467.html